40 个电气基础知识,分分钟看出你是不是 “真行家”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
来源:
点击:107

在电气工程的日常运维、故障排查中,扎实的基础认知是安全操作、高效解决问题的前提。以下 40 个知识点覆盖变配电、设备运行、接地接零、仪表测量等核心领域,兼顾专业性与实用性,帮你快速搭建知识框架。

一、变配电站点核心要求

1. 10kV 变配电站点接地规范

(1)需接地的关键设备

变压器、开关设备、互感器(PT/CT)金属外壳,以及配电柜、控制保护盘、金属构架、防雷装置、电缆终端头、金属遮栏等,均需可靠接地,直接关系电力系统运行安全。

(2)接地装置技术要求

  • 室内角钢基础与支架,需用截面≥25×4mm² 的扁钢连接成接地主线路,再延伸至户外与室外接地装置衔接;
  • 接地体需埋设在距变配电站点墙壁 3 米以外区域,单根长度 2.5 米,相邻两根间距约 5 米;
  • 接地网优先采用闭合环路设计,若接地电阻不达标,可增设外引式接地体;
  • 整套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必须≤4Ω(实测时需注意土壤湿度对数值的影响)。

2. 成套手车柜安装标准

  • 手车推拉操作需灵活顺畅,无卡滞、碰撞现象;
  • 动静触头需中心对齐、接触紧密,手车推入工作位置需符合设备出厂要求;
  • 二次回路辅助开关切换接点动作精准、接触可靠,机械闭锁装置功能完好;
  • 柜内照明齐全,安全隔板开关需与手车进出动作联动,切换灵活;
  • 柜内控制电缆需固定牢固,不得妨碍手车进出;
  • 手车与柜体的接地触头接触紧密,推入时接地触头先于主触头接通,拉出时则相反(保障操作安全)。

3. 配电盘(柜)安装前置准备

  • 安装环境需满足:室内粉刷完成、基础强度达标、场地清扫干净;
  • 设备核查:确认配电盘型号与设计一致,盘内电器元件无破损、无机械损伤;
  • 基础型钢安装:配合土建预埋,顶面高于地面 10-20mm;同一水平面的基础型钢水平误差≤长度的 1‰(最大不超过 5mm);小车式配电柜的基础型钢需与室内地面齐平。

二、设备运行与保护原理

4. 不同截面 / 金属电缆芯线连接方法

核心要求:连接点电阻小且稳定,避免电化腐蚀。

  • 相同金属、相同截面电缆:采用与缆芯材质一致的专用连接管,压接固定;
  • 不同金属电缆(如铜 - 铝):因电极电位差大易发生腐蚀,需在铜质压接管内壁镀锡后再压接,同时保证接触电阻达标。

5. PT 二次侧禁止短路的原因

电压互感器(PT)正常运行时,二次侧负载为仪表、继电器的电压线圈,阻抗值较大,运行状态近乎空载,电流极小。若二次侧短路,会产生超大电流,可能烧毁 PT 本体,还会导致二次保险熔断,影响仪表指示与保护装置正常工作(实操中需重点检查二次回路绝缘)。

6. CT 二次侧禁止开路的原因

电流互感器(CT)正常运行时二次侧近似短路,电压极低。若二次侧开路,铁芯会严重饱和,二次线圈将感应出危险高电压,不仅威胁人身安全,还可能烧毁 CT;同时铁芯产生的剩磁会增大互感器测量误差(日常巡检需确认二次回路接线牢固)。

7. 过电流保护的定义与动作原理

线路发生短路时,电流会急剧升高,过电流保护装置便是反应这一变化的保护设备。其动作电流按线路最大负荷电流整定,通过阶梯形时限设计保障保护选择性(即故障区域优先跳闸)。

8. 速断保护的特点

过电流保护为保障选择性,动作时限需逐级递增,靠近电源端的保护装置动作时限较长。速断保护通过提高动作电流整定值限制保护范围,可实现瞬时动作,但无法覆盖线路全长,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(适用于需快速切除近端故障的场景)。

三、接地与接零核心规则

9. 接地、接零的定义与目的

  • 接地:将设备 / 用电装置的中性点、金属外壳或支架,通过导体与接地装置实现电气连接;
  • 接零:将电气设备 / 用电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系统零线连接;
  • 核心目的:一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,二是防范人身触电与设备损坏风险。

10. 三相四线制系统的接地接零禁忌

禁止部分设备接零、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。原因:保护接地设备若一相碰壳,大地电阻远大于中线电阻,可能无法触发自动开关、保险动作;同时会导致电源中性点电位升高,使接零设备的外壳出现对地电压,大幅增加人身触电风险(实操中需统一接地接零方式)。

四、仪表与测量实操要点

11. 测量仪表起始刻度黑点的含义

黑点标识的是仪表的有效测量范围(从黑点到满刻度段符合仪表标准精度等级)。通常黑点位于最大量程的 20% 处(如 5A 电流表的黑点标在 1A 位置)。若测量时指针落在黑点以下,误差会超出允许范围,需更换适配量程的仪表或互感器。

12. 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的注意事项

  • 测量前:切断设备电源,对电容较大的设备(如变压器、电容器)需先放电;
  • 仪表校验:将兆欧表水平放置,未接线时摇动手柄,指针应指向 “∞”;短路测试时指针应指向 “0”(半导体型兆欧表不宜进行短路校验);
  • 引线要求:使用绝缘良好的多股软线,避免引线绝缘不良影响测量结果;
  • 禁止测量场景:未完全停电的双回架空线路(存在感应电压)、雷雨天气;
  • 电容类设备测量:需预留足够充电时间,通常以摇测 1 分钟后的读数为准;
  • 操作规范:保持手柄额定转速(一般 120 转 / 分),被测设备表面需擦拭干净,避免漏电导致读数失真。

13. 兆欧表摇测 1 分钟的规定原因

绝缘体施加直流电压后,吸收电流会随时间逐渐下降,绝大多数材料的绝缘吸收电流在 1 分钟后趋于稳定。因此以 1 分钟后的读数作为判断绝缘性能的标准,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(避免因充电未完成导致误判)。

14. 兆欧表的选用原则

核心依据:被测设备电压等级与测量范围。

  • 电压匹配:高压设备选用高压兆欧表,低压设备选用低压兆欧表;500V 以下设备选 500-1000V 兆欧表,瓷瓶、母线、刀闸等高压设备需选 2500V 以上兆欧表;
  • 量程匹配:测量范围需适配被测绝缘电阻值,避免量程过大或过小导致读数误差。

五、其他关键实操知识

15. 防爆电气设备竣工验收项目

  • 证件核查:确认设备 “防爆合格证号” 真实有效;
  • 型号匹配:设备类型、组别需符合设计要求;
  • 外观检查:外壳无裂纹、无损伤,接线盒紧固,固定螺栓与防松装置齐全;
  • 充油设备:无渗漏油现象,油面高度符合标准;
  • 进线口处理:多余进线口需密封严密,线路密封装置安装合规;
  • 配线要求:安全火花型设备配线走向、标高符合设计,线路需标注天蓝色标识;
  • 接地要求:接地 / 接零符合规范,防静电接地按设计执行。

16. 异步电动机转轴常见故障修复

  • 轴弯曲:取出转子进行校正处理;
  • 铁芯档磨损:在铁芯两端的轴体上开设环槽,嵌入两个弧形键后焊接固定;
  • 轴颈磨损:轻微磨损可做落花处理(表面粗糙化),严重磨损需通过电焊堆积后再加工;
  • 轴裂纹:严重裂纹需直接更换转轴(避免勉强修复导致运行风险)。

17. 必须进行核相的操作场景

  • 新安装、改装后与系统有联络的设备及线路;
  • 进线线路检修后;
  • 变压器检修、拆接电缆引线接头或调整分接开关后;
  • 系统电缆重做接线盒、电缆头,或移动电缆等可能改变相别的作业后;
  • PT 二次回路接有同期回路,检修 PT 或变动二次回路需做假同期试验时。

18. 定时限与反时限的定义

  • 定时限:继电器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大小无关,通过时间继电器实现时限特性,离电源端越近,动作时限越长,级差通常为 0.5 秒(适用于需固定动作时序的场景);
  • 反时限: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大小成反比,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,反之则越长,具备部分定时限特性(当短路电流超过一定倍数,动作时间不再缩短)。

19. 交、直流回路禁止合用一条电缆的原因

交、直流属于独立供电系统,合用电缆会产生以下问题:

  • 相互干扰:交流磁场会影响直流回路稳定性,降低直流系统绝缘电阻;
  • 安全风险:直流系统为绝缘系统,交流系统为接地系统,合用易引发短路故障。

20. 中央信号装置的类型与用途

  • 事故信号:断路器跳闸时,蜂鸣器发声,断路器指示灯闪光(提示紧急故障);
  • 预告信号:设备出现异常(如过负荷、绝缘降低)时,电铃瞬时或延时发声,光字牌显示具体异常内容(提示需及时排查)。

21. 掉牌未复归的作用

通过光字牌与警铃联动,只要有一路信号未恢复,就会持续发出灯光提示,提醒值班人员逐一排查故障点,避免遗漏或误判(实操中需在故障处理后及时复归信号)。

22. 直流母线电压异常的影响

  • 电压过高:会导致长期带电的电气元件(如继电器线圈)过热损坏;
  • 电压过低:易造成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;
  • 允许范围:一般为额定电压的 ±10%(日常需定期监测母线电压)。

23. 变压器过流保护动作后的处理流程

  • 现场检查:若无明显故障痕迹,可尝试送电;
  • 特殊情况:若确认是人为误动、保护装置故障导致跳闸,或系统故障引发的跳闸(变压器油开关未损坏),可无需额外检查直接投入运行(需记录故障信息备查)。

24. 继电保护异常时值班人员的职责

  • 状态核查:记录信号掉牌、音响灯光信号、开关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,监视电流、电压等参数变化;
  • 信号处理:记录完成后及时复归信号;
  • 信息上报:立即通知值长、调度及车间领导;
  • 自主处理:可自行处理更换灯泡、熔断器,或排查直流接地等简单问题。

25. 试电笔的多功能用途

  • 基础功能:检测物体是否带电;
  • 导线相位判断:站在绝缘物体上,两手各持试电笔接触两根导线,均发光为异相,仅一根发光为同相;
  • 交直流辨别:氖管两极均亮为交流电,一极亮为直流电;
  • 直流正负极判断:氖管发光的一极为负极,不发光的为正极;
  • 直流接地判断:站在地面接触直流正 / 负极,氖管发光说明存在接地;笔尖亮为正极接地,手指端亮为负极接地(带接地检查继电器的设备除外)。

26. 防跳跃闭锁保护的定义

“跳跃” 指断路器合闸时,因控制开关故障等原因,跳闸回路持续接通,导致断路器反复 “跳 - 合”。防跳跃闭锁保护通过机械闭锁或加装防跳继电器,实现断路器合闸于故障线路跳闸后,不再自动重合(避免设备损坏与事故扩大)。

27. 发电机轴电压的产生原因与危害

(1)产生原因

  • 定子磁场不平衡,在转轴上感应出电势;
  • 轴封密封不良,转轴吸附静电荷。

(2)危害

轴电压通常数值不高,但当绝缘垫失效时,会击穿油膜放电,导致润滑油质劣化,损坏转轴与轴瓦,严重时引发停机故障(需定期检查轴封与绝缘垫状态)。

28. 变压器绕组温升 65℃的规定原因

变压器运行时会产生铁损与铜损,转化为热能使绕组、铁芯发热,直接影响绝缘寿命。国家以 A 级绝缘为基准(耐热温度 105℃),结合日常环境温度≤40℃的实际情况,规定绕组温升为 65℃(105℃-40℃);短时间温升达 105℃不会对绝缘造成直接危害(需避免长期超温运行)。

29. 异步电机空载电流过大的原因

  • 电源电压偏高,导致铁芯磁饱和;
  • 维修后装配不当,或定转子气隙过大;
  • 定子绕组匝数不足,或 Y 型接法误接为△形;
  • 旧电机硅钢片腐蚀、老化,磁场强度减弱,或片间绝缘损坏;
  • 判定标准:小型电机空载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 50%,可继续使用。

30. 从振动与声音判断异步电机故障

(1)机械故障

  • 风叶损坏或固定螺丝松动:运行声音时大时小;
  • 轴承磨损或轴中心线偏移:存在碰擦声,伴随明显振动;
  • 地脚螺丝松动或基础不牢固:运行中整体振动;
  • 轴承缺油或钢珠损坏:发出丝丝声或咕噜声。

(2)电磁故障

  • 带负载时转速下降、发出低沉吼声:可能是三相电流不平衡、负载过重或单相运行;
  • 发出高低交替的嗡嗡声,机身振动:可能是定子 / 转子绕组短路,或鼠笼转子断条。

31. 铅蓄电池电解液比重异常的原因与处理

(1)常见异常现象

  • 充电时间长但比重上升缓慢;
  • 浮充电状态下比重持续下降;
  • 充足电后比重快速下降;
  • 放电时比重下降过快;
  • 电解液上下层比重不一致。

(2)原因与处理

1762245621705.png

32. 仪表冒烟的应急处理

(1)常见原因

过负荷运行、绝缘性能降低、电压过高、电阻元件变质、电流接头松动等。

(2)处理步骤

  • 迅速短路表计与相关回路,断开电压回路;
  • 操作禁忌:避免电压线圈短路、电流线路开路(防止保护装置误动作或引发人为事故);
  • 后续排查:故障排除前不得重新投入仪表运行。

33. 直流正、负极接地的危害

  • 正极接地:可能导致保护装置误动作(跳闸线圈多接负极,回路再接地或绝缘不良时易触发);
  • 负极接地:同理,若发生两点接地,可能短路跳闸或合闸回路,烧毁继电器接点(日常需加强直流系统绝缘监测)。

34. 保护与仪表共用 CT 时的表计回路短接要求

  • 短接位置:需在表计自身端子上进行短接;
  • 注意事项:禁止 CT 二次回路开路,避免短路保护装置;
  • 实操提示:当前 CT 二次线通常先接保护装置再接表计,因此在表计端子短接不会影响保护功能。

35. 常见操作过电压类型

  • 开断空载变压器或电抗器;
  • 开断电容器组或空载长线路;
  • 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网中,一相间歇性电弧接地(易产生谐振过电压)。

36. 电机运转时轴承温度过高的排查方向

  • 润滑问题:润滑脂型号不符、填充量过多 / 过少,或润滑脂含杂物;
  • 安装问题:轴承走内圈 / 外圈、电机振动过大,或联轴器不对中;
  • 设备问题:轴承型号选错,或轴承自身质量缺陷。

37. 高压断路器的核心作用

  • 正常运行:切断或闭合高压线路的空载电流、负荷电流;
  • 故障状态:快速切断故障电流(与继电保护装置配合);
  • 核心价值:快速隔离故障区域,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。

38. 高压设备工作的安全组织措施

  • 工作票制度(明确工作范围、安全措施);
  • 工作许可制度(确认安全措施到位后许可工作);
  • 工作监护制度(专人监护,防范违章操作);
  • 工作间断、转移制度(规范间断与转移流程);
  • 工作终结制度(工作完成后确认设备状态,恢复正常运行)。

39. 检修设备停电的规范操作

  • 全方向断电:断开设备各方向电源,不得仅通过开关断开电源;
  • 明显断开点:必须拉开隔离开关,确保各方向至少有一个可见断开点;
  • 关联设备处理:与停电设备相关的变压器、电压互感器,需从高压两侧断开(防止反送电)。

40. 变电检修常用工器具分类

  • 基础电工工具:钢丝钳、螺丝刀、剥线钳、电工刀等;
  • 通用工具:套扳手、活动扳手、电钻、砂轮等;
  • 测量量具:钢板尺、千分尺、游标卡尺、水平仪等;
  • 检测仪表:万用表、兆欧表、钳形电流表、接地电阻测试仪等;
  • 专用工具:变压器检修工具、断路器专用拆装工具、电缆压接工具等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信息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
旗下服务
在线课程 现场培训
微信公众号
© 2019-现在 版权所有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ICP备案证书号:沪ICP备18011190号-4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493号